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喂马的地方在哪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重庆喂马的地方在哪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陶渊明有种豆南山下的诗句,他真的要亲自下地种田吗?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据《晋书》、《宋书》均说他是陶侃曾孙。(注①)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做过参军、县令等小官。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国家南北分裂的局面,东晋和刘宋王朝政治腐败,门第森严,封建统治的上层社会虚伪龌龊。而陶渊明对当时的这种黑暗现实不满,所以在他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注②)仅仅在任八十余日,即弃官隐居,从此归隐田园。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之一位田园诗人。世人所熟知的"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一诗句,即由此而出。
此后的二十多年,陶渊明亲自参加农事,接近农民,对农村生活多有体验。其诗作多是在此时期写成,描写了农村田园的日常生活,画面淳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切,表达了他弃官村居“躬耕自资"后喜悦的生活情趣。
“种豆南山下…",即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有过农村生活的人皆知道,豆苗和草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由此可见,诗人之所以"草盛豆苗稀",皆因其不善农活儿所致…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诗人的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不追求所谓的"正道",而追求自然的无拘无束。甚或,隐寓着诗人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的精神!
由此,想起来曾经风靡一时的豫剧《七品芝麻官》(注③)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只是,其唱词应该改成:"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地里边种不出红薯,你卖什么去?😅😅😂😂)
注①陶侃(259~334) 字士行。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东晋名将。(以后的文章中将有介绍)
注②彭泽令。彭泽,县名。江西九江市辖县。
注③《七品芝麻官》,豫剧。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喜剧性清官戏。
图片及部分文字来自 *** ,如侵秒删。
力所能及地适当干点儿活,陶先生恐怕是乐意的,但让他真正象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干繁重的农事,他肯定不愿干。古今文人历经十年寒窗,为的就是跳出农门,去过人上人的生活,让先生转了一大圈,再回到原点,没有可能。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文化领域的创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陶渊明归隐以后,生活艰苦,的确需要亲自下地种田。
理由如下:
一、从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十分艰苦,有种田的需要。
我们先来看看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陶渊明所做的自传性质的散文,里面有这样的语句: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又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酒也不是经常能喝到的,亲戚朋友知道他爱喝酒,有了酒就叫他去一醉,这就是属于“蹭酒”的性质了。然后我们看他的住处,家徒四壁,不能遮风挡雨。也没钱再去穿长袍,只能穿穷苦百姓穿的粗布短衣,还到处打着补丁。家里缺吃少喝,但是他还是能安然自得。这就充分表现了陶渊明生活的窘迫,为了生存的需要,陶渊明必须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
二、陶渊明在诗中写了自己的农耕生活。
陶渊明在自己的《杂诗十二首》的第八首中写道: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你看看,陶渊明就怕我们认为他在无病 *** ,认为他在夸大自己的贫困和艰难,所以明确地告诉我们:请人替我耕种是别想了,我是亲自去种田的,没人替我,就这还是饥寒交迫,我也不敢奢望饱食,只要能有粗粮果腹都不错了。你看了陶渊明这首诗,还认为人家是雇人耕作,自己悠哉悠哉吗?
另外,陶渊明所做的《归园田居》第三首中,也描写了他的躬耕生活,我们来看一下原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陶渊明是有农耕的生活体验的,陶渊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农夫,但绝对是一个勤奋的农夫,大清早就下地干活儿,晚上顶着月亮归来,劳动的繁重也可想而知了。
三、从有关他的典故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以后生活贫困,需要种田养活自己。
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有“量革履”、“白衣送酒”、“无弦琴”等,这些典故表明陶渊明连鞋子都没有,喝酒需要别人帮助,他的琴上连琴弦都没有,这些也可以说明陶渊明生活之贫困,在这种贫困的状态下,陶渊明要想生活,恐怕必须自己下地种田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的躬耕恐怕是一种象征性的,诸葛亮的隐居也是一种待价而沽的隐居,与陶渊明的躬耕绝对不是一回事。陶渊明所过的绝对不是一种诗酒田园的浪漫悠闲的农村生活。
综上所述,我认为:陶渊明归隐后生活日益贫困,甚至达到了饥寒交迫的境地,所以他必须亲自下地种田,躬耕垄亩。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
陶渊明是田园派诗人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①他是亲自到南山,也就是现在的庐山去种地,所以写出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陈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优美诗句。
②真正回归田园,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所以真的去种地,而不是做做样子,而他的这种回归田园的生活,也为田园诗派的他创造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背景,因此体验生活,使得陶渊明在推动田园诗派的发展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助推作用。
读书品诗,一定要与生活相联系,所谓艺术文化高于现实,但一定是来源于现实。
我们品读五柳先生的田园诗作,如果对田园农耕有一定的接触、体验,就会更深入的体悟出其中的韵味来。
01 背景:五柳先生所生活的魏晋时代,处于中国农耕社会时期,耕田、读书是当时文人主要的生活方式,当然家庭富裕的士大夫层不用亲自躬亲种田,但是却并不影响“竹林七贤”等魏晋名士或纵情山水,或乐于归隐田园。纵歌写诗,当然离不开田园题材的描写。
02家境: 五柳先生早期家中经济应该还是相对比较富裕,并不需要他真正下地种田,偶尔体验生活还是有可能的。所以期间所写田园诗作,是真的有真实生活体验与素材来源,所以五柳先生的田园诗文,总是形象而生动的描写出农家田园风光,令读者读之如临其境,赞叹折服。
03 归隐:他最后从彭泽县令任上辞职弃官,从此归隐田园,自己下地亲自种田的生活也就多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人生的经验成熟,思想观念很清晰的知道自己什么要归隐田园,因为归隐田园是自己的理想,并没有人强迫自己。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确实需要亲自下田种田。
04 诗文:也是在最后这次归隐后,写下了《归园田居》这首诗,一起来欣赏一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05赏析:作者在南山脚下开田种豆,时间长了没有及时打理,所以青草长的很旺盛,而豆苗很稀疏。早晨去田间开荒、除草,干到晚上扛着锄头踏月回家。田间小路狭窄草旺盛,傍晚的露水打湿作者身上的衣裳。衣服被打湿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不违背自己的理想,是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生活啊。
06 结语:
赞五柳先生:
诗以言志,
文能传情。
潇洒名士,
荷锄耕种。
为何被秦国按在地上摩擦的楚国敢出狂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直面意思是,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将来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
这太有气势了,而围绕这句话,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先来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时,老牌不安定份子范增跑去见项梁,跟项梁说,秦国灭了六国,这六国中,只有楚国最无罪,死得最冤,而当年楚怀王到了秦国没有回来,楚国人同情可怜秦怀王,所以楚南公放下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可见,这句话是楚南公说的。这个人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对天下大势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这句话最终成为了秦亡的更佳注解。
这个记录还提到了一个历史事件:楚怀王到了秦国没有回来。
这是咋回事呢?
我们先了解楚怀王这个人,此人在公元前328年当上楚国的王。楚国一直是春秋战国的大国,楚怀王上位之后,也起用了一些能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屈原,现在有的学者还考证屈原跟楚怀王是一对CP。
当时正赶上老牌中原强国魏国不行了,楚国抓住这个机会,打魏国,征越国,国力极为强盛,可以说是那时最强大的国家,像齐国、魏国都给楚国写了服字。
接下来,楚国就要面对更为强大的秦国。
以楚怀王为纵长,楚齐赵魏等国搞了一个七国联盟,合纵伐秦。
这个时候,有一个家伙来到了楚国。这个人就是用舌头推动战国历史进程的张仪。
张仪忽悠楚国,说秦国愿意用六百里地换取楚国跟齐国断交。楚国一看,六百里地啊,不要白不要,连忙跟齐国断交。结果断交之后,张仪说只有六里啊。
这就是没签合同的坏处了。楚怀王当然不能忍,带着兵马就去收拾秦国。
这种意气之兵,向来是失败的。楚国大败于秦国。此后,楚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时,秦国的秦昭襄王给楚国来信,约楚怀王在武关见面,大家聊聊人生。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去啊。楚怀王胆子大,偏要去,去了之后,毫无悬念就被秦国扣押了。
这是很不讲礼的。在春秋时期,这是被人鄙视和受国际社会谴责的。不过,话说过来,在春秋时大家开会都讲规矩,更不会在会场上扣押或者绑架一国之君。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国就专门干这种事情。有一回,还绑架了宋襄公。
那时候的秦国,倒是西边的一个苦哈哈,特别老实,经常吃山西佬 、也就是晋国人的亏。
风水轮流转,秦国竟然成了最滑头的国家。一向不讲究的楚国人竟然变成了规矩的受害者。
当时,秦国扣住楚怀王,要求楚国割地,楚怀王相当有骨气,打死也不割。最后,楚怀王被秦国绑了回去。
而这时在秦国当家作主的,正是秦国的宣太后,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国人,姓芈,人称芈八子。
果然是嫁出去的媳妇,胳膊往外拐。
后来,楚怀王还逃跑过,到了赵国,赵国也不敢收留,跑到魏国,就被秦国抓了回去。成为阶下囚的楚怀王最终郁郁而终。他是活着去参加与秦的会议,结果躺在一辆牛车里回来。
因为至死都不割地给秦国。楚国人对楚怀王既尊重又心疼,全国上下极为悲哀,看到这一幕,楚南公才敢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仇,反正楚国人是要报的。
哪么,这个三户是什么概念呢?
更流行的说法是指楚国三大姓:屈、景、昭。
还有一个说法是指地名,楚国的宗庙地三户,就是说,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这个地方,楚国最后也能灭亡秦国。
最后一个说法,就是说秦国欠楚国的债最多,楚国人复仇的心最盛。就剩三家人了,也要灭亡秦国。
而历史的轨迹也很有意思,亡秦的确实是三个楚国人。
之一个当然是陈胜,陈胜就是楚国人,建立的政权叫张楚。
陈胜可以说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就是项羽。项羽是楚将之后,他的团队叫西楚。项羽打败了秦国的主力。项羽找来的傀儡就叫楚怀王,这大概也是为了激发楚国的复仇心理。
最后一个人是刘邦。刘邦也是楚国人,他是直捣黄龙,抄了秦国的老家咸阳。
可以说,这三个楚国人前后接力,最终给秦朝划上了句号。
那亡秦必楚 ,也是因为楚人有其特别的气质。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楚人的特质。
下面的内容来自我在头条的专栏《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
当年鲁隐公在世的时候,姬寤生经常跟他以及齐僖公聊起南方的楚人,一般就会发生如下的对话。
齐僖公以哈哈大笑开场:“那简直就是一群野人嘛,听说他们在身上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姬寤生冷笑:“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乱涂乱画,实在不妥。”
鲁隐公摇着头叹气:“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头发也不束,披在肩上,像个长毛鬼。”
姬寤生:“教育水平还是低。”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楚国人会玩巫术,两位信其有乎?”
姬寤生:“唉,这就是文化水平太落后的恶果。”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我听说他们还流行穿大红袍。”
姬寤生:“我无语了,衣服岂是乱穿的!”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这些倒还算了,据说他们信仰鸟啊蛇啊的东西,对了,还吃人肉!郑公,你怎么看?”
姬寤生:“这太让人吃惊了。”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三位在交谈中,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自豪感,对楚国人还活在水深火热的原始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可事实上,要是翻翻族谱,谁能有资格嘲笑楚人呢?因为八百年前,人家楚国也是文明社会的一员。
楚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介绍,咱们楚人是高阳氏的后人(帝高阳之苗裔),高阳氏是三皇五帝中的一帝:颛顼。颛顼的第五代曾孙吴回,担任当时的火正,被赐为祝融氏,也就是传说中的火神。据记载,祝融跟他的部落当时就居住在姬寤生的都城新郑附近,是正宗的中原人。
后来,因为中原战火连天,变得太危险,祝融氏不得不举族南迁。
因为战事而离开家乡,另辟天地的事情在中国屡有发生,现在居于南方的客家人就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据说客家人向不与外人通婚,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了纯正的中原血统,缺点是无法与原住民融合,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当祝融氏的后人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长江流域,看到许多警惕的目光。他们知道,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落脚,就必须做出改变。
从一些史料上看,祝融氏并没有封闭自己的族群,而是与原住民进行交融。他们给这片经济欠发达、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但与此同时,也学会了原住民的一些生活习惯,久而久之,搞不清哪些是原汁原味的原住民,哪些是搬来的祝融氏人。到了后来,中原的老乡都认不出他们,干脆统称为楚人,当然,这是比较礼貌的说法,通常中原人都叫他们荆蛮。
对此,楚人毫不在意,毕竟他们生存了下来。渐渐地,他们不但没有自卑感,反而为自己独特的楚文化而感到骄傲。
这是值得赞许的态度,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亦是多元的,对自己的文化自信,才会拥有族群的未来。
强大的适应性,这是楚人的之一个特质。
在最初的岁月里,楚人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经常受到商朝的进攻,国人被俘虏而去,成为商朝的奴隶。这其中,大概又属帝辛先生干得最过分,帝辛其实就是商纣王。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商纣王经常被大家误会。很多人以为他天天跟妲己鬼混,结果导致亡国。这是不太准确的,事实上,商纣王是一个比较勤劳的国君,尤其喜欢打仗,楚地就是他重点光顾的地方。商纣王的胜率很高,每次都能抓不少俘虏回来,后人分析,商纣王就是抓的俘虏超过了需求,最后管理不当才亡的国。
在商纣王的打击下,楚人的日子很难过,直到他们听到了有一个叫姬昌的人正在镐京召开英雄会,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楚人的酋长鬻熊意识到这是替族人复仇的好机会,马上起程前往镐京参加这一盛会。
因为交通不像中原那么发达,等他赶到会场时,很多人都已经到场了。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疲劳的双腿走向会场。在大门口,他被拦了下来。侍卫们拒绝他进入会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怪门卫有眼不识泰山,实在是鬻酋长不像个与会者。
他的年纪太大了,据史料记载,鬻酋长这一年九十了。他能够一个人从荆地来到镐京,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过一番解释后,鬻熊终于获得了入场资格,会议是振奋人心的,各地来的部落首领纷纷控诉商王的暴虐。受这股情绪的感染,鬻熊分开众人,走到武林盟主姬昌的面前,表示自己也要跟随周王推翻商纣王。
看了看鬻熊,姬昌不禁摇头,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哪里敢指望他去杀敌?当然,这份精神是可嘉的。
鬻熊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诚恳地告诉对方:“的确,如果让我去行军打仗,追逐麋鹿,我的确太老了。但要是让我坐论国事,出谋划策,我还是个年轻人啊!”
老人坚毅的眼神打动了姬昌,他恭敬地从高台走下来,认真地向鬻熊行礼,拜他为师。
从此,这位九十岁的楚人成为周王的智囊。在姬昌被商纣王抓住后,鬻熊积极组织营救,建议姬昌之子姬发向纣王进献兽皮、黄金、美女,最终成功救回了姬昌。
这件事情成为了楚人更大的政治资本,借着祖宗的光,后来楚人常常向周王索取各种荣誉。而三百年以后,楚武王仍然振振有词地介绍自己的祖宗:“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
楚人永远不会忘记,是那个九十岁的老人不辞辛苦,积极参与到讨伐商纣王的行动中,才让楚人赶上了时代的末班车。
永不服老,勇于开拓,这是楚人的第二个特质。
数十年后,又一位楚人首领向北进发了,他是鬻熊的孙子熊绎。此时,这位楚人领袖的身份已经不是酋长,因为爷爷也算是周朝创业的合伙人,周朝第二位天子周成王没有忘记老功臣,特地封熊绎为楚国国君,级别有点低,只是一个子爵。
当然,级别再低,也是干部,是干部就能参加代表大会。
这一年,周成王在岐阳召开诸侯大会,熊绎受邀参加,他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因为国内也没有什么太值钱的东西,就准备了国内的特产苞茅,这个东西可以滤去酒中渣滓,值不了多少钱,算个心意吧!
怀揣着对天子的敬意和会见诸侯的激动心情,熊绎来到了岐阳,同样,他离得比较远,到达的时间也比较晚,来时,其他诸侯已经到了,比如齐僖公的祖宗、齐国的第二任国君齐丁公,卫前废公州吁的祖宗、卫国第二任国君卫康伯,还有鲁隐公的老祖宗、鲁国之一任国君伯禽,以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正准备入场。
熊绎洗了洗手,准备进场吃饭。上回他的爷爷被挡在了门外,这一次刚出现,就有人热情地迎了上来,“唉啊,您终于来了啊,就等您了!”
来人满脸堆笑,朝他招手:“快快,把你的苞茅发到食案上去吧,马上就要开席了,要这个东西来滤酒。”
想了想,自己来得迟,干点活也是应该的,他老老实实地解 *** 茅,划成数份,认真发到每一张食案上。
苞茅终于摆好了,熊绎伸直了身子,准备找自己的位子入座,会务又热情跑了过来,递过来一大堆木牌。
“来,麻烦你一下,把这些牌子摆好。”
熊绎一看,这是用来安排座位的名牌,以区分天子与诸侯的尊卑席次。熊绎有些纳闷,但他毕竟初来乍到,不好多说话,只有多干活。于是,他认真摆好了名牌。当放下最后一块名牌时,他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他的名牌。
也就是说,这宴会堂中,没有他的座位。
那 *** 嘛来了,敢情就是来打杂的?
熊绎的座位在外面,在庭院中燃烧的誓盟火柱边。
会务将他请了出去,嘱咐他一定要看好这堆火,千万不能熄灭了,过一会儿,天子与诸侯誓盟要用的。
说起来,熊绎的祖上是火正,火正主要有三个工作:观象授时、点火烧荒、守燎祭天。现在让熊绎干的就是守燎。虽说是个祖传技艺,但人家毕竟转行升级成国君了,竟然还把人家当火正,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天子与诸侯终于进场了,没有人注意到熊绎,鲁公伯禽倒是望了他一眼,然后下意识地往旁边移了两尺。
站在火柱旁,熊绎脑子有点蒙,会务又领来一个人,说是帮他一起看火的。
两人一寒暄,哦,你是楚国国君,我是东夷族鲜牟国的国君。
熊绎明白了,原来我还是蛮夷荒服啊!
宴会开始了,厅上杯光斛影,气氛热烈异常。厅外冷冷清清,一蛮一夷坐在火柱边发呆。
熊绎没有喝上酒,也没吃上肉,更没有列席后面举办的诸侯大会,他只是安静地坐在火柱边,盯着那团血红的火焰腾飞跳跃,正如他内心燃起的热火一般。
等会议结束,照例,主办方会给与会者发点纪念品之类的东西。齐、晋、鲁、卫各国都领了珍宝之器,熊绎连搪瓷杯子都没捞到一个。
这件事情让楚国人耿耿于怀。五百年后,楚灵王提起这件事情还愤愤不平,表示当年开会,他们都领了东西,就我们没领到,今天我这暴脾气上来了,干脆派个使者到周室把他们的鼎要过来作为分封的宝器。
熊绎没有进行申诉,当年他的爷爷九十高龄到中原去,带回了荣耀,他带回了耻辱。
回国后,熊绎召集群臣,讲述了自己所受的不公待遇,这引起大家的愤慨,纷纷大骂周文王。
熊绎示意他们静下来,告诉他们,要改变别人对我们的歧视,先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
接下来熊绎率领楚人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这种东西现在称为艰苦创业,史称筚路蓝缕,这正是楚国的立国精神。
过了一些年,熊绎的创业有了一些成就,他专门给周天子送了一把桃木弓和一些枣木箭(桃弧棘矢),这些东西可以辟邪。周王室颇为感动,楚蛮子们经济这么困难,还想着送些当地的工艺品上来。
看来,他们还是没有理解熊绎的真正含义。
如果用来滤酒的苞茅不能替我们换来尊严,我们总有一天会用弓箭来争取。
知耻后勇,奋发图强,这是楚人的又一个特质。
周王室终于领会到了桃弧棘矢的意思,这一明白就已经是五十年后的事情了,有点迟钝,但总算反应了过来。
周王室对楚人采取了行动,周昭王亲自率兵南征,对付这个周室的伙夫,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了这三次军事行动。
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之一次,周昭王领着士兵去讨伐楚人,渡过汉水的时候,碰上了大兕(一种类犀牛生物),不太吉利,就退回来了。
三年后又去了一次,可天气不太好,阴风突起,气候恶劣,兔子野鸡都吓坏了,结果六个师损失在了汉水。
第三次,周昭王再接再厉,夜色清朗,可以看到五种颜色的光直冲紫微(此紫微是指代表天子的紫微星座),我们的王南巡就再没有回来。
怎么看这也不像一份周王伐楚的记录,而像是野外科考发现珍稀动物的报告,又像天气突变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的清单,也像天象观察记录以及失踪人口登记信息。做出这样奇怪的记录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周军三次南下,三次败北,直接写下来太没面子,只好用文学来修饰一下。
真相大概是这样的。
之一次,周昭王率兵讨伐楚人,结果刚渡过江,就被楚人赶了回来。可能楚人像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一样,使用了犀牛部队,但也许跟大兕这种东西没一分钱的关系。
第二次,周昭王立志雪耻,率兵猛进,结果中了楚人引兵深入的诡计,楚人在恶劣的天气中猛然发起进攻,把周昭王打得大败。
第三次,天气真不错啊,夜朗星清,空中神秘的五线光束直冲紫微,我们昭王惨哪,一去就没有回来,淹死在了汉水里,连尸体都没打捞上来。
前两条事实清楚,无可争辩,第三条各方则有不同看法,中原的官方记录以及流行说法显示,周昭王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德衰),南征的时候,船工厌恶他,给了他一条胶船,船开到中流,胶水溶解,船只解体,昭王掉到水里淹死了。但有人分析,周昭王的船是在河中被楚军弄沉的。
周王室宁愿吃哑巴亏,也要采用之一种说法,毕竟被楚蛮打败这种事情太丢人。
楚人也表示认同这种说法。
很多年以后,当中原人拿这件陈年旧事质问楚国使者时,楚国使者一脸无辜:“你们的周王不是被你们自己的船工害死的吗?关我们什么事?”
经过这三战,楚国打出了信心,又过了五十年,楚人终于有人准备对周朝说不。
这个人是楚国国君熊渠,熊渠是一位传奇人物,力大无比,有一次夜出,发现夜色里有一只老虎趴着,熊渠引弓一射,老虎没有半点反应,下马一看,原来是一块巨石,箭羽深深陷进石头里。这个射虎为石的故事后来被汉代飞将军李广复制了一次。
楚国人对自己这位神射手国君相当自豪,楚国人的骄傲是有底气的,到了熊渠这一代,楚国的强大已经水到渠成。熊渠得到了国内民众的热烈拥戴,进而兴兵对外,伐庸、扬粤,至于鄂。
国力的强盛让熊渠信心高涨,他终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宣言: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意思就是,我蛮夷,我骄傲!你们瞧不起我们,我们也不陪你们玩了,我们自己搞一套谥号系统。
熊渠说干就干,分别册立自己的三个儿子为句亶王、鄂王、章王。
从规则的服从者到规则的制定者楚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实在让人佩服,但如果让鲁国人来评判,只有三个字:“非礼也。”
中原的政治体系是共王体系,天下共有一个王,就是周天子,下面的诸侯按照“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来称呼。熊渠自我提拔,把儿子封为了王,自己当起了王他爹,这让周天子颜面何存?
自此之后,楚国把挑战周朝当作一种乐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还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些倔强不认输的人:“你不服周!”
过了一些年,熊渠把儿子们王的称号去掉,天下人纷纷嘲笑。
看吧,我就说楚国人闲得慌,天下只有一个王,他折腾来折腾去的,最后还不是换回来?
其实,这正体现楚人的高明之处。在立儿子为王的时候,周王室衰微,诸侯多不朝王,还忙着相互打仗。熊渠判定自己就算称了王,周王室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中原各大成员国也没空对付他,先称个王过把瘾。
当然,熊渠也不是过把瘾就死的蛮汉子,在周厉王上台后,熊渠发现这位周厉王很暴力(暴虐),没事喜欢征伐诸侯国,为了不引发非必要的军事冲突,熊渠就把儿子的王号去掉了,反正也尝过当王的爹是啥滋味了。
敢于挑战权威,又勇于向权威低头,这是楚人的又一个特质。
如果你了解了楚人的这些特质,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样论断:楚必兴矣;如果你见过楚人的隐忍与奋起,见过楚怀王誓死不割地的气势,又见过这个有骨气的君王最后躺在一辆草车里被送了回来,你也可以像阴阳师楚南公一样做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继续阅读春秋这段历史。
楚很有意思。
国力强大,与秦并立为天下强国时,昏招频出,被秦反复蹂躏。
在亡国之际,却吹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牛逼。
而且···最后,他们真的兑现了自己的牛逼。
被秦人卑鄙手段玩坏的楚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史记.项羽本纪》
楚是老牌强国,战国后,变法不甚彻底,所以在与魏、秦面前稍有些吃力。
但是,楚的底子雄厚,到楚怀王时仍是天下强国。
不过,楚国却意外败在了非常非常“下作”的手段下。
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饵,诱使楚与齐绝交。
在楚齐绝交后,秦出尔反尔,与楚大战,大败楚军。
秦的欺骗脚步并没有停下,随后,秦又以会盟为由,趁机诓骗,并挟持了楚怀王。
虽然说诸侯之间尔虞我诈不足为奇,但是,如此低级、卑劣的手段,确不多见!
楚怀王被挟持后,楚国新王恩信未立,使楚陷入严重内斗,国力进一步下降。
此后,白起伐楚,楚迁都避难,一蹶不振。
楚国,虽然本来已经有些经营不善,业绩滑坡,但家境还很殷实。你大秦跳出来一顿忽悠,骗了人家一笔巨款,搞得人家家道中落,楚人能不恨得牙痒痒吗?
楚人桀骜。早在周时,就”不服周“。
现在,你秦人如此玩弄楚人,楚人怎么会服你?
复仇的火焰,在楚人心中熊熊燃烧。
力气未尽
韩、赵、魏、燕,在对秦作战中,多次被斩首数万,甚至数十万,算是“力尽而亡”。
齐则在亡国前,“民莫敢格”,从上到下,都不愿抗秦了,算是“气尽而亡”。
只有楚,“力气未尽”。
由于秦以斩首计功。因此,秦的征伐作战,大多有“斩首”的统计。
如: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陉城之战,斩首赵军5万。
可是,秦楚之战的作战,除了丹阳之战,“斩首甲士八万”外,其余诸战,很少标注歼敌数字。
秦能长驱直入,下地千里而无斩首数字,正说明:楚力未尽,只是缺乏组织。在秦军的快速攻击下,楚人未来得及组织起大规模反抗。
即使在最后的亡国之战中,王翦也打的是一场击溃战,在溃散中,楚国失去了强军,但许多楚人却活了下来。
所以,楚地的人口,尤其是男丁,应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
这些当初未得到有效组织,但战斗力不俗的楚人,成了亡秦的星星之火。
被实现的牛逼
此后的历史证明:楚人确实成了亡秦的主角。
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歼灭秦军主力的项羽,攻入咸阳的刘邦,这些反秦主角,无一不是楚人。
同时,复辟的六国中,赵、燕、魏,是在陈胜派出的军队支持下复辟的,韩是在项梁的支持下复辟的,只有齐是基本依靠自己田家的力量复辟的。
可见:山东六国,只有楚是有能力组织去反秦大业的。
“三户”之争
对于“楚虽三户”中的三户,历来争议颇多。
有学者认为三户,是指旧楚的三个大族。
有学者认为三户,只是个虚数,代表楚地不满秦的势力。
更有人认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后世的附会之言。
我认为:此预言并非后人附会之说,所谓“虽三户”,也并非具体指哪三户,而是楚人仇恨、不服的表达方式而已。
1、并非附会之说。
《史记》中,范增说:正是因为有这个说法,所以,天下英雄纷纷云集到您项梁手下,您应该拥立楚王后人。
范增和楚王王室没有什么瓜葛,从后来的表现看,范增所忠诚者,只是项家,而非熊家楚王。
而当时云集于项梁手下的英雄,来自列国,许多都非楚人,他们对楚王也没有故主之情。
这种情况下,范增仍主张立楚王,正说明:“亡秦必楚”的谶语早已有之,而且,在民间已经传开!
2、“三户”并非实指。
楚国的旧贵族力量确实很大。
不过,从反秦起义来看,除了项家之外,其余贵族的作用都不大。
陈胜、吴广、刘邦、英布,都只是普通百姓。
即便是楚怀王熊心,起义前也不过在放羊,早已没有了实力。
超级贵族景驹倒是被拥立为王,但自始至终不过是傀儡。
这说明:除了避难于吴中的项家外,绝大多数楚贵族都已在楚亡后失去了实力。
这种情况下,预言家还把已经没落的“三户”哪出来说事,就靠不住了。
套用教科书的一句话:“三户”,指的是广大受到暴秦压迫,不甘心受到奴役,随时准备起来反抗的楚国人!
两千年过去了,当年秦楚之间的恩怨早已成了遥远的历史。
不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开始,我还觉得这是楚国人的一句气话,虽然打不过秦国人,但是也要在嘴上过过嘴瘾。可后来我想错了,仔细想想,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相对于中原诸侯国来说,位于南方的楚国算是个老牌的诸侯国了。与其他六国相比,算楚国存在时间最久,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威望和实力还是位居前列的。不仅如此,他的疆土也是在战国七雄中也是更大的。
可有时候优点也会变成缺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争相变法,虽然楚国有吴起变法,但是最终彻底失败了。是吴起能力不行吗?不是,那是支持吴起变法楚国国君动摇了?也不是。
主要原因就是拥有这么疆土的楚国,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落后,使楚国无法管理下面的地方,只能将权力下方地方那些贵族中。也就是说,楚国的几大家族对基层的统治力非常强大,导致楚国国君的政令几乎出不了国都郢都。
战国末年,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在六国中,只有楚国经历了两次秦国的进攻。其他五国基本上一触即溃。三晋的血经过统一战争后,早已放光了,剩下的齐国,中看不中用。至于燕国,那就更不必说了,地处偏僻,很难发展起来。
而楚国虽然动员能力弱,但就是这个原因,使楚国在秦末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在灭楚国之时,秦军横扫了楚国全境,不过由于楚国国土面积大,很多地方(包括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以及东南一带)只是望风而降,并没有遭受到秦军的战火。因此这些地方的战争潜力和社会关系没有被战争彻底破坏,大部分都被保留下来。
所以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虽然六国诸侯纷纷复辟,但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和旧楚地区有很大差距。只要楚地有人带头,立马群起响应。项家叔父就是这么快起家,并且发展壮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没说错,秦朝不就是楚地的刘邦和项羽覆灭的吗?所以这不是气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电视剧中是项燕兵败自杀时说的一句话,历史上为楚南公所说。后来历史也鉴证了这句话,秦亡于楚。虽说历史进程如此那么被秦国暴打的楚国凭什么敢出如此狂言。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具体指的是什么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所标明的意思大致上楚国战败,楚虽虽然弱小也可灭秦。
具体三户指的什么目前说法很多,之一种说是地名楚国初期宗庙所在地三户城,第二种说法是指楚国三大姓氏或者三大氏族,也即屈、景、昭。还有一种说法是三户并不是说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而是表示很少的人。
综合起来我感觉此三户所指的还是弱小的意思,大多数认同的三户是指三大氏族。
楚国为何敢口出狂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其一 秦灭楚于理不和,当时楚国君王为怀王,本是楚国一国之主,秦吞并楚国八座城池邀约楚怀王与武关会面,随即秦国扣押怀王让其割地六百里以保自己安全。楚怀王不肯,说怀王贪恋土地也好,说怀王肩负国家使命也罢,总之怀王面对威胁义正言辞的拒绝。在这一点上秦国出兵灭楚与理不合,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更使何况一君王,有理者则心有胆气义正言辞。
其二 楚国地大物博,楚国自实行变法以后,国力强盛,土地肥沃,在乱世之中拥有土地人口的多少往往决定国力发展速度。
其三 楚人有反抗精神,应该说楚国贵族有反抗精神,比如秦末大泽乡起义就是楚国陈胜以弱势站起来反抗秦朝,项梁在只剩下三人的情况下依然联合六国贵族起兵反秦,完全可以说楚人那怕只剩一兵一卒也会反抗起来。
其四 武器和工业发达,楚国在战国七雄里面武器工业名列前茅,经考古专家研究,加之各地挖掘出的战国武器,楚国武器完全是比其他诸侯国要强上一个档次。其铸甲工艺也要高于其他诸侯国,还有各种比较当时先进的武器也是以楚国为主。
所以说经过以上几点才让楚国敢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历史确实如此,陈胜为楚人,项羽也是楚人,那怕刘邦也是楚人,其也是借助楚国之力建立大汉王朝。
首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句话是谁所言,又为何而言,这是楚国楚南公在他人同情楚国遭遇时所说的话。当时的楚国有三大姓氏,分别是昭姓,屈姓和景姓,因此被说是三户人之少。时至今日看这句话可能会有些可笑,就像问题一般,为何已经弱到被对方摁在地方摩擦了,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虽然在多年之后的确是有楚国人项羽灭掉了秦国,但相信当时的人并没有先知的能力,所以个人认为有两点原因。
之一便是秦国与楚国之间的仇怨。在秦国消灭六国当中,楚国可以说是最无辜,只是挡了秦国兼并的道路。想想秦国与他国之间的厉害纷争,和晋国的领土之争,和魏国、赵国的夺地之仇,还有因为燕国的刺杀,和齐国孟尝君的挑衅。而楚国在其之中最是无过,因为在此之前秦国和楚国两国关系甚好。虽说有秦晋之好,但是秦国和楚国之间十多代王室都有姻亲关系。就像电视剧芈月传当中,芈月作为秦国的太后也是出生于楚国王室。所以楚国后来受秦国的欺侮,亡在秦国的手中,最是让楚国人憎恨不已。
说到楚国亡国,都不说的便是张仪作为秦相去欺骗楚怀王一事,以几百里地相许,让他与秦国联手灭掉齐国,而后张仪翻脸不认人,拒称自己曾许诺几百里地,而仅是以六里地献之。如此一来,楚国失掉的不只是原本,秦国答应的土地,还有与齐国多年的盟友关系,以至于后来第二次被张仪所欺骗,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蛊惑,等放走张仪回了秦国为时已晚,最后孤立无援,受人欺负。
楚怀王被明目张胆的囚在秦国并无任何解释,连逃跑都不可能,最后死了才被送回来。所以秦国与楚国的恩怨,使得楚国人比较于其他几个国家而言,更有一颗坚定的灭秦之心。不仅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国荣耀,还被各国同情嘲笑。楚国并无错究还一心谈和,最后落得如此下场,楚人怨秦恨秦也是有缘可究了,所以说出楚国虽只有三户,一定能够灭掉秦国这样的话来,实在是愤懑之情不可抑制。
第二个原因便是楚国具有灭掉秦国的实力,这话说起来可能令人不解,为什么连自己的大王一入秦国都不能返回的楚国人,能够灭掉秦国呢?虽有过问鼎中原的霸气,楚国因为自身的变法跟不上各国的潮流,还有地广人稀,军事上的不足等等原因逐渐落后,多次在各个国家的征战当中处于陪跑的地位,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楚国与秦国之间不能相比。从军事力量上来看,的确是如此的。但是楚国还有另一特点,那便是各方贵族分散割据,所以表面上看起来难统一,但是当国难当头之际,这种氏族宗亲关系便表现为强大的团结与民族情绪。
也正是应了亡秦必楚这句话,在群起反抗秦朝之际,楚国人项羽带领着各路诸侯入了咸阳,灭掉了秦国。楚国人之所以敢说灭掉秦国的一定是楚国这句妄言,并非是预料到了多年以后项羽坑杀秦国王室之事,而是他们带着楚国人所具有的那种反抗与坚定,依照着这个信念努力前进。可能也是这种努力,最后达成所愿,灭掉秦国的三大重要人物,无论是陈胜、项羽还是刘邦,都出自楚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喂马的地方在哪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喂马的地方在哪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