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酉阳杂俎是指什么?
酉阳,重庆市酉阳县﹐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秦时有人避乱隐居学习于此。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其书内容又广泛驳杂,故以《酉阳杂俎》为名。
《酉阳杂俎》是唐代小说,作为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不少篇目颇为隐僻诡异,如记道术的叫《壶史》,钞佛书的叫《贝编》,述丧葬的叫《尸穸》,志怪异的叫《诺皋记》等等。续集中有《寺塔记》2卷,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等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每为后代编长安史志者所取资。
《酉阳杂俎》乃段成式随父入蜀时所撰,“以二酉山多藏奇书而蜀在大酉之阳”,故冠名如此。湖南沅陵有大酉、小酉二山,相传为黄帝藏书之所,而段家“多奇篇秘籍”,亦堪比二酉。
书名的酉阳,并非今重庆市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而是指蜀地。
在自序里,段成式谦称不像“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自己的书只不过如“炙鸮羞鳖”(炙鸮就是烤猫头鹰,完全无法想象猫头鹰吃起来什么味道。)一般,上不了台面,所以只敢叫“杂俎”。
《千金方》书名由来?
酉阳,重庆市酉阳县﹐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秦时有人避乱隐居学习于此。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其书内容又广泛驳杂,故以《酉阳杂俎》为名。
《酉阳杂俎》是唐代小说,作为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不少篇目颇为隐僻诡异,如记道术的叫《壶史》,钞佛书的叫《贝编》,述丧葬的叫《尸穸》,志怪异的叫《诺皋记》等等。续集中有《寺塔记》2卷,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等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每为后代编长安史志者所取资。
杨贵妃要等多久才能吃到新鲜荔枝?
将杨贵妃与荔枝联系起来的千古诗句,自然非唐代诗人杜牧所做的《过华清宫》莫属。全诗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而要回答当时杨贵妃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吃上新鲜的荔枝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确定贵妃所吃的荔枝到底产自何地。
大家都知道,荔枝是一种生长于亚热带的,甘甜多汁、肉质软嫩的美味水果。荔枝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所以在我国,荔枝主要产自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等地。而大唐贵妃生活在内地长安,与荔枝的主要产地的距离都较远,因而才会出现杜牧诗中所描写的使者千里迢迢为贵妃送献荔枝的情形。
但是,关于杨贵妃所吃荔枝到底产自何地,则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根据唐玄宗曾在正月十五夜晚,在宫中抛撒闽江红锦荔枝而推测,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应该是产自福建。因为闽江红锦荔枝,也就是福建上贡的荔枝。另一种观点认为,早在汉朝时,广东就是向皇宫进献荔枝的地方,而且一直延续到唐朝。而且在乐史《杨太真外传》也记载有,杨贵妃在马嵬驿被缢死时,恰好有自广东进贡而来的荔枝运到。
还有一种观点则根据唐宋时期的各种史志文献来推断,认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该是产自四川。但对于贵妃所吃荔枝具体产自四川哪里,则有不同说法。苏东坡认为是产自涪洲,也就是今天重庆市涪陵区。对此有人指出这种看法基本都是宋朝人的说法,或许也不可靠,进而说该是产自四川宜宾,因为《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中就记载有在唐代宜宾曾进贡荔枝,而没有提及其他地方。
其实,除过上面这些说法之外,还有好多。无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到底来自何处,肯定都是极其劳民伤财的。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亦”。在当年身为贵妃的杨玉环肯定是要食用色香味俱全的,再加上当初为快速将南方新鲜水果运送到京城而修建有荔枝道,由此可以推测,杨贵妃当时在采摘下荔枝的当日即可享用。
这个要有两个因素来决定,一个是荔枝的产地距离,另一个就是古代铺递的最快传递速度。
产地和距离
现在来说,四川的宜宾是距离长安最近的荔枝产地,这样算来,距离长安的距离要超过800公里,直线距离没这么远,大约700公里。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直线道路。不过不要忽略另一个点,那就是古代气候的变迁。
1972年,竺可桢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根据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物候资料,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另外还有一篇《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的文章,都对我国古代历史气候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以上资料,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个大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隋唐时期八水绕长安,柑橘在长安可以结果。这个中古时代温暖期持续了约500年,比上古时代800年的温暖期短,但同样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杨贵妃所处的年代是公元750年前后,是这个大温暖时期开始150年后。如此说来,荔枝的栽培在这个阶段向北移两三百公里完全不成问题。这样算来,荔枝的产地距离长安可能也就500多公里。姑且我们按照550公里计算。
运输速度
古代的驿站设置一般是10-20公里不等,分驿站和递铺,区别只是大小的问题。马在长时间奔跑时不可能保持高速度,一匹马的更高纪录是连续奔跑150多公里,结果一个马队最后剩下不到一半的战马。大部分战马累瘫或者跑不动掉队了,所以想要快,只能是频繁的换马,如果一匹马只跑十几公里,完全是可以保持高速的。根据中外历史记载,波斯曾经有7天跑完2400公里的记录,而我国古代更高纪录是一天一夜400公里。如果按照我上边的推算,荔枝产地距离长安550公里。每天最快按照350公里保守数值计算,杨贵妃一天半就能吃上荔枝。
先说答案,真实情况是杨贵妃根本吃不到新鲜荔枝,除非她自己跑到原产地去。
让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变的家喻户晓的,主要是杜牧写的那首《过华清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经典的诗句,说明了自古以来荔枝就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古代的运输和储存都不便,杨贵妃想要吃到新鲜荔枝可不容易。要等多久才能吃到呢?我给大家好好算算。
首先从诗里我们知道了,杨贵妃是在华清宫眼巴巴的等着她的荔枝。华清宫在哪呢?在现在的西安市。而荔枝的产地就远了,荔枝的产地主要在广东和福建,四川也有出产历史。从地图上看,显然是四川里西安更近。元代有个叫白朴的人,写了一部名叫《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戏剧,里面提到了有四川的使者送荔枝的情节。所以,杨贵妃吃的应该就是来自四川的荔枝了。
四川省产荔枝的地方就是泸州市的合江县,这里距离西安的直线距离是700公里左右。我在地图上查了下导航,现在开车全程高速距离是八百多公里,需要11个小时左右。
而在古代肯定是没高速的,路也没现在方便。四川还都是山路,放在古代骑马过去肯定不止800公里,要走一千多公里都很可能。那我们就按照一千公里来计算吧。
然后就需要计算一下古代快递员的速度了。古代传递信件物品主要靠驿站,唐代的时候驿站的传递速度普通件是一天一百八十里左右,而加急的需要一天跑三百里。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紧急程度分为每天四百里、五百里等。而唐代的一里是450米左右,这点我们也暂且忽略不计。
唐玄宗当年遇到安禄山叛乱,消息从范阳传递到华清宫速度是每天五百里。这种情况可以是最紧急的了,每天五百里的速度在当时可以说几乎达到极限了。我们就按照每天五百里的速度算。
从荔枝产地到华清宫距离是两千里,每天五百里,需要4天才能到。而在这个速度下,马的颠簸是非常严重的,别说是荔枝。很多时候东西刚送到送信的人就死了。骑马运输还是在这个急速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保证荔枝不被挤压碰撞。再加上气温的因素,四天过去荔枝根本不可能保持新鲜。能有个囫囵个就不错了。
白居易曾经说过荔枝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所以说,杨贵妃在华清宫是不可能吃到新鲜荔枝的。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